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中铸协
浏览量:13
铸造是工业之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更好传承和培育铸造文化精神,夯实行业发展基础,铸造类博物馆的建设已成为铸造行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更好统筹利用现有资源,规范和持续完善铸造类博物馆(艺术馆/展厅)的建设,经前期充分筹备,2025年10月30日,由中国铸造协会牵头发起的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铸造行业分盟筹建会议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总工程师袁亚娟,以及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铸造行业分盟17家共同发起单位的2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袁亚娟主持会议。

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是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合作平台,具有资源对接整合、业务协作组织、文化传播纽带、创新发展共同体、政策咨询与智库等重要作用,以“共建、共享、共贏”服务于中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诸多方面。铸造行业分盟的筹建,是在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框架下,进行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铸造具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大量与铸造相关的工业遗产、博物馆和实物藏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铸造行业已建、在建博物馆、艺术馆、主题企业展厅已有数十家之多,遍布我国各地且各具专业特色,在行业发展成果展示、铸造文化传承、工业启蒙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协会的组织和专业的力量,加持联盟现有框架与经验,为分盟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坚实保障。

会上,张立波会长就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性质和筹建铸造行业分盟的基础、背景与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袁亚娟总工介绍了铸造行业分盟的筹建计划和共同发起单位的基本情况。

中铸协文化传媒部部长张杨就铸造行业分盟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规则(草案)进行了说明,并提请会议讨论。
博物馆联盟组织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文化战略的需要,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记忆保存的需要,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对标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工业旅游、研学旅行日益流行,公众更希望了解到产品背后的制造故事和技术原理。铸造作为最基础、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制造环节,具有独特的科普教育和文化吸引力。

会上,分盟共同发起单位代表围绕各自博物馆(艺术馆/展厅)的建设与营运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就分盟的后期建设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建立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铸造行业分盟,对铸造文化遗产从“散”到“整”的系统性保护、打造独特科普与文化课堂、深化专业领域以树立示范推动行业发展、凝聚行业精神赋能产业未来等诸多方面具有着多重深远意义。

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孙星副主任在讲话中,对全国工业博物馆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了说明,对推动建设国家工业博物馆体系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就铸造行业分盟所将开展工作进行了指导。他希望行业组织牵头、鼓励企业参建、建议行业抱团建设,并倡议建设世界工业博物馆联盟,创新性打造新型工业博物馆,在讲述工业历史的同时,展现现阶段工业发展并展明企业、行业未来。下一步,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将进一步壮大队伍,丰富博物馆展示、宣传、服务内涵,持续推进好工业文化研学等平台搭建,将文化事业做活、做出特色。

筹建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铸造行业分盟,不仅是保护铸造辉煌历史的必然需求,更是铸就行业未来、滋养社会文化土壤的战略行动。分盟的建设可谓是响应国家战略、依托丰厚资源、凝聚行业共识的重要举措。在此,我们呼吁广大铸造及上下游单位积极投身铸造博物馆建设工作之中,相信通过专业平台的构建,中国的铸造文化将更好得以系统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