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宁波开幕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中铸协

浏览量:231

迈创新步履,赴转型新程。当时光在甬江潮涌的千年商脉中与全球铸造的产业脉搏交汇共振,当“书藏古今”的厚重底蕴与“货通天下”的开放气魄相融生辉,2025年9月25日,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届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宁波的活力仲秋里拉开帷幕,近700名行业代表聚首甬城,以政策为基共探发展方向,以技术为钥共启创新之门。虽部分华南地区同仁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未能亲临会议,但关切与祝愿已跨越山海,行业携手前行的信念始终未变。

1758850953927167.jpg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亲临宁夏共享集团视察,对铸造行业的创新与转型作出重要批示,首届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应运而生。此后论坛年年如约,历经九载深耕,论坛已从行业交流的“思想高地”,跃升为引领技术变革、擘画发展蓝图的“战略引擎”,影响力与日俱增。当前,在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明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战略指引下,本届论坛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积极响应“以标准提升引领产业升级、以数智绿色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时代号召,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李关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宁波市经信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朱洪波,宁波市铸造行业协会会长罗宇,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会长郭建明,辽宁本溪观音阁经济开发区主任包维书,辽宁本溪南芬经济开发区主任彭志超等领导和专家;来自河北泊头市、玉田县,山东潍坊市工信局、坊子区,安徽含山县,浙江台州市经信局,河南新乡辉县市等地方政府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方铸造行业协/学会领导、行业知名专家和铸造业界同仁、新闻媒体等代表共聚一堂,同铸梦想。

中国机械联副会长、中铸协会长张立波,中铸协名誉会长、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董事长、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凡,中铸协常务副会长张志勇、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东生、执行副会长高巍,中铸协副会长、玫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孔令磊,中铸协副会长、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同先,中铸协总工程师袁亚娟,中铸协专家委副主任委员、圣泉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祝建勋,中铸协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宋量等协会领导、专家纷纷到会。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铸造协会总经济师马宏儒主持

1758850978939017.jpg 

铸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自2000年起,我国铸件总产量已连续25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产量达5075万吨,约占全球铸件总量的45%以上。强大的铸造产业有力支撑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助力构建起全球唯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如今的中国铸造业,已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相当一批铸件、铸造装备、铸造材料生产企业已陆续进入世界铸造强企的第一方阵,并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当下,制造业正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度重塑,“双碳”目标的推进,更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更高要求。挑战与机遇交织下,创新发展,已是中国铸造业突破发展瓶颈、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1758850999355470.png

张立波会长在致辞中深入剖析了铸造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机遇挑战,并从“强化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质企业群体、抵制无序竞争”等六个关键维度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要求,并勉励全体业界同仁凝聚共识、携手同行,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奋力开创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铸造产业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既是国内重要的铸件与压铸件生产出口基地,更集结200余家黑色铸造企业、2000余家压铸企业,形成以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船舶海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北仑、江北、宁海等地压铸产业块状集聚,构建了从研发、模具到压铸、精加工的全链条生态;爱柯迪、旭升、华朔等企业跻身特斯拉、比亚迪核心供应链,日月重工、力劲科技、勋辉电器等骨干企业共同支撑起宁波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宏伟蓝图。

1758851022237252.png 

李关定副市长在致辞中,以数据为引,生动解读了蕴含于“宁波港、宁波造、宁波创、宁波帮”之中的城市精神与发展密码,充分展现了宁波的实力、魅力与潜力;着重阐述了宁波作为“工业重镇”的铸造优势,以及产业与城市同频共振所取得的卓越成果。他诚邀业界精英携手宁波制造业,共同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宁波力量”。

领导致辞结束后,论坛进入仪式环节。

自2023年3月,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全行业以政策为纲,在规范经营、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论坛现场,为获得“铸造企业规范条件”认定企业、第十五批信用等级评价企业、铸造企业绿色制造水平评价规范企业颁发了证书。

1758851067513452.png
“铸造企业规范条件”认定企业

1758851116193272.png
信用等级评价信用企业

1758851145294074.jpg
铸造行业绿色制造水平评价规范企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铸造行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硬核科技的支撑。近年来,中国铸造协会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累计完成近百项科技成果评价,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本次论坛集中发布了7项推广价值高、应用前景广的成果,并为研发单位颁发了科技成果证书。

1758851177165175.jpg 

节能降碳是铸造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而标准则是推动降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核心依据。为推动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铸造协会牵头制定能源消耗限额系列标准。论坛现场,《铝合金压铸件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与《铸造用生铁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两项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正式启动,标志着铸造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迈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

1758851233703178.png
《铝合金压铸件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正式启动

1758851266428281.png
《铸造用生铁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正式启动

为贯彻三部委《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中国铸造协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与行业资源优势,在骨干企业设立“专家服务站”,旨在通过专家智库赋能,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成长与行业升级保驾护航。论坛上,中铸协分别与第二批建站骨干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758851316983186.png

1758851339516694.png

优质企业的表率、新标准的启航、新合作的缔结、新成果的发布——这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共同串联成今日铸造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光辉里程碑。开幕式的圆满礼成,仅是本次盛会的华彩序章。接下来,一场场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与前沿技术的思想盛宴将如智慧灯塔,为铸造业转型突破点燃光芒、启迪方向。

上午的报告环节由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高巍主持

1758851369671835.png 

1758851387732025.png 

今年以来,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效应协同发力,宏观政策“组合拳”效用显现,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积极、市场预期改善、信心增强,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展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在题为《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的报告中表示,虽然行业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预计四季度机械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持续发挥国民经济的重要引擎作用。

1758851405220919.png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在题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十年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展望》的报告中,介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十年的发展态势、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同时阐述了对制造工艺和装备的要求。

1758851504399648.png

新形势下,铸造企业面临着成本压力、环保约束、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主动创新与系统转型成为唯一出路。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亚洲铸造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会长、玫德集团董事局主席孔令磊带来的题为《绿色智能铸未来—铸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探索》的报告,结合玫德集团自身从传统铸造迈向全球领先的实战经验,直面行业当前的成本、环保与竞争压力,围绕“创新、转型、发展”三大核心,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升级提升产品价值和运营效率,如何通过绿色与管理的系统转型构建可持续模式,最终实现高质量、抗风险的韧性成长,旨在为同行提供一条可借鉴、可实践的突围路径,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下午的报告环节由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吴仁贵、杨程坤主持

1758851537789530.png

作为涡轮增压器零部件领域的领先者,科华控股已构建起横跨三大洲的研发制造体系,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同先在题为《拥抱变革,共塑未来——科华控股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实践》的报告中,重点分享了科华控股在全球化布局、技术创新、绿色智造及人才战略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1758851562476937.png 

铸造技术创新步伐加快,AI赋能铸造技术和铸造智能化创新,绿色低碳进一步改变铸造业面貌,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委员、圣泉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祝建勋在题为《展望未来铸造》的报告中,分享了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强调要抓住世界铸造业格局变化、铸造产业转移、新兴国家市场发展、新的产业及有潜力产业、以及铸造业整合带来的市场机会,加快铸造技术创新步伐,同时AI赋能,绿色低碳等将进一步改变铸造业面貌。

1758851576111165.jpg 

在当今全球制造业快速变革的浪潮中,创新与智能化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军在题为《铸造企业创新发展之路——万丰集团》的报告中指出,万丰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理念,在热加工智能装备及自动化系统领域不断深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众多行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

1758851581272764.jpg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下,风电产业正加速迈向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作为关键支撑环节,风电铸件产业面临工艺革新、材料升级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重挑战。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总监王晓杰带来的题为《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解锁风电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密码》的报告,聚焦日月股份的三项实践路径:一是构建“研发联动+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攻关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二是推动“中亚风光储一体化电网”建设与设备回收联盟,拓展跨区域协作;三是深化“政产学研”协同,推进碳足迹标准互认与人才培养。通过“技术共享、市场互通、制度共建”,日月股份助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全球风电产业绿色转型。

1758851589326835.jpg 

长安汽车发动机工艺所所长林兆富在题为《长安汽车镁合金研究进展介绍》的报告中,介绍了长安镁合金零部件的开发思路与设计进展,同时对镁合金零件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思路进行了阐述。

1758851595551765.jpg 

随着超超临界汽轮机参数的不断提高,汽缸和阀壳等关键部件使用的材料等级越来越高。目前广泛使用的9%-12%Cr马氏体耐热钢仅能用到630℃,超过630℃的超超临界汽轮机汽缸和阀壳等关键部件必须采用奥氏体钢及铁镍基和镍基合金。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专业师彭建强在题为《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汽轮机汽缸和阀壳用材料研发建议》的报告中,结合汽缸和阀壳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及上述各类材料的成分和制造工艺特点,对各类材料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汽轮机汽缸和阀壳等关键部件用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出建议。

1758851599875508.jpg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常态环境,需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顺应市场变化,找到企业自身优势和存在价值,不断创新来满足市场/客户需求。充分认知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动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产资料,更是中小铸造企业的生存之道。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委副主任,暨南大学兼职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宋量在题为《中小铸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局之道》的报告中表示,中小铸造企业如何创新、怎样创新,从而破解企业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议题,并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三条实践路径的创新实践理念。

1758851604353777.jpg 

会场内,政策解读鞭辟入里,前沿思想激荡共鸣,发展共识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高度凝聚。

1758851611538204.jpg 

会场外,创新方案展示亮相,合作机遇在坦诚交流中频频涌现,充分彰显了产业绿色智能转型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