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发布汽车轻量化不锈镁代铝新材料及新工艺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重庆日报
浏览量:44
9月7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首发100”专场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发布了汽车轻量化不锈镁代铝新材料及新工艺,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
“这项技术通过材料基因工程与工业化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镁合金性能的质的飞跃。”上海交通大学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杰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
该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在丁文江院士与曾小勤教授的带领下,依托跨学科团队,成功开发出不锈镁合金、半固态成型及高导热镁合金三大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轮毂和电机壳体应用中展现出革命性优势,实现了30%以上的减重效果,并有效替代了传统铝合金材料。
不锈镁材料体系通过材料基因工程创新,构建了纳米级致密钝化层,盐雾腐蚀速率低于0.1mm/y,远低于传统镁合金的3mm/y,冷却液耐蚀性提升50%。“这一突破彻底解决了镁合金耐蚀性的难题。”王杰博士说。该材料已通过航天极端环境验证,嫦娥六号卫星采用不锈镁电控箱,减重30%并成功抵御太空粒子侵蚀。
在工艺革新方面,团队引领半固态注射成型进入“巨型化时代”。“全球首发的4000T级超大Thixomolding装备,突破12kg级构件一体化成型极限,能耗直降41%,模具寿命突破40万模次,材料利用率达75%,为汽车产业带来兼具高性能与低碳化的制造范式,这是传统工艺难以企及的。”王杰博士补充道。同时,团队开发的专用KT合金体系,解决了电驱壳体高温冷却液腐蚀等产业痛点。
目前,该技术已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电子通信领域实现多点突破,上汽集团、比亚迪等企业已计划量产相关产品。